尊龙ag旗舰厅

中华经典故事的别样再现 ——评杂技剧《孟母三迁》 -尊龙ag旗舰厅

来源:
2024-05-13 11: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孟母三迁》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团出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选材,以现代校园生活语境为切入视角,讲述三名少年穿越至孟轲不同阶段的成长空间,共同体悟孟母为子求学而历经的三迁之举。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编导采用跨时空以及时空交织的叙事方法,用杂技的舞台形式演绎了家喻户晓的中华经典故事。该剧既保留了传统杂技艺术有惊无险的视觉冲击,同时主创团队在作品叙事结构完整性上的大胆创新令人耳目一新,是一部跨界融合、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的佳作。

一、传统故事的舞台续写

“孟母三迁”作为耳熟能详的中华优秀传统故事典籍,一直以文学载体的形式萦绕在每个人的孩童时代,是小学课本中的必读内容。杂技剧《孟母三迁》便是文学故事在舞台实践中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次突破。全剧以四幕的穿越叙事手法,以舞台空间“他者”介入的视角将三名现代校园生活中的少年代入叙事基线,以孟轲之母不畏生活挫败,坚守优良品德,为孟轲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故事主线。从作品结构分析,杂技剧《孟母三迁》从序幕、一迁、二迁、三迁的叙事顺序,借助现代少年的穿越手法,使作品的叙事逻辑更有新意。

整个作品以深厚的文学素养为创作基底,在保留文学故事前提下,通过杂技剧的载体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赞颂了天下父母为子女成人成才的良苦用心,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一场寓教于乐的视觉盛宴。

二、艺术表达的多维交织

(一)戏剧冲突的实践求索。杂技剧《孟母三迁》以戏剧矛盾冲突为主线展开叙事,从三名现代生活的少年穿越时空为起点,以孟轲与母亲、祭祀队伍、商贩、夫子等不同角色的多点配合,以此来强化各个人物形象的鲜明特点。不仅突破了传统杂技技术以呈现为主,叙事与传情表意为辅的理念,还兼容了杂技与剧融合创新后的双重艺术形式,使作品在情节与技艺的同步表达方面互为依托、环环相扣。

(二)传统杂技的生活表意。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杂技剧,《孟母三迁》所呈现的传统杂技项目多达10余种,涵盖柔术、木棍与草帽杂耍、中幡、蹬鼓、独轮车技、顶缸、高车踢碗、平衡木踢碗、徒手飞盘、绸吊等。编导所使用的杂技道具大多与日常生活和人物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意在使道具更好地服务于杂技剧作品的主题表达,而非仅作为技术呈现的装饰品脱离现实语境。

例如在序幕中编导为了更加准确地营造现代校园生活环境,以及少年们课间嬉戏玩闹的场景,道具师将鼓的截面全部绘制着糖果的图案。借助传统杂技的蹬鼓技术,勾勒出少年们在校园生活中青春洋溢、朝气蓬勃的生动画面。此种绘图理念,既能为舞台环境的氛围营造持续增色,同时能为人物所处的空间提供视觉上的指向性表意。在二幕中,战国时期集市文化的舞台再现也是本剧最大的亮点之一。编导摒弃了虚拟布景,大量采用实景装置力求达到舞台的写实效果。在技术方面,编导以功能性角色的相继出场结合故事情节的走向,对杂技呈现的内容做出革新。例如小摊商贩的草帽杂技,借助手臂的快速抛、掷,使四个草帽在空中形成造型各异的流动线条。又如巧取图便的年轻夫妇,因与邻里街坊发生争执所演绎的巧夺板凳之战。再如沿街杂耍的民间艺人,通过高车踢碗、平衡木踢碗、徒手接飞盘、独轮车飞身等高难度技巧,使得围观看客连连拍手叫绝。

上述代表性角色以其不同人物的功能设定,糅合杂技内容的本体技术呈现,既为故事情节的推进做出有效铺垫,还实现了技艺融合与人物形象的综合塑造,达到了杂技的生活表意。

(三)舞蹈跨界的美学碰撞

随着广大观众艺术审美能力的逐步提升,目前全国杂技与舞蹈呈现出融合之势。全剧四幕均使用大量的舞蹈片段来弥补杂技艺术在形式美感上的不足。如孟轲与母亲使用中国古典舞的舞蹈语汇,借助单点配合、多点配合以及焦点转移的舞蹈技法,以一气呵成的“形、神、劲、律”之美,凸显了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拓展了舞台空间的多层次建构。在三幕中,编导以草帽杂技融合舞蹈的多维空间变化塑造了“农,天下之大业也”的核心立意。整个段落节奏轻快,风格鲜明,在13位少年演员的配合下,26顶草帽随着同步抛掷呈现出流动的线形画面,既不失草帽杂技的诙谐之趣,同时兼顾了舞蹈动作整齐一律的调和之美。在四幕中,编导以古代宫廷雅乐“文舞”的创作思路塑造了夫子与士子潜心问学、发愤图强的典型形象。舞蹈道具以案前的书简、飞扬的毛笔配合演员身体的一张一弛,同时使用多段难度系数较大的高空托举杂技,将舞蹈艺术的力度与杂技艺术的柔度无限放大。此刻的舞台被翰墨书香的典雅之气所充斥,在既惊又险的视觉冲击下彰显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洒脱不羁的胸襟。那大美不言的艺术境界犹如一股清泉浸润着每位观者的躯体。

杂技剧《孟母三迁》以多维艺术形式的舞台表达,不仅体现出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还能在情感共生的空间中连接古今,与当下社会教育现状形成文化的理性思辨,朝着文化创意与审美双重结合的探索之路不断前进。

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供稿

文/图作者:孙祥(新疆艺术学院讲师,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孙祥)

【责任编辑:蔡东海】
|
  • 地方频道:
  • 尊龙ag旗舰厅的友情链接: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号
  •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中国日报网尊龙凯时官方入口的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尊龙凯时官方入口的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尊龙凯时官方入口的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