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团昌安镇十八连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坚持把“党建引领 设施农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按照党建引领谋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培育特色种植产业项目,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让大棚经济成为连队职工增收的“聚宝盆”。
日前,记者来到十团昌安镇十八连,3座新建大棚映入眼帘,职工正在大棚里采摘新鲜的蔬菜,将其分拣、装筐、准备运往阿拉尔市。该连原困难职工张淑英去年在连队的引导下承包了这3座大棚,实现了增收致富。
十八连职工张淑英说:“去年种的黄瓜和芹菜,收入大概10万元。今年我又种了甜瓜和羊肚菌,预计收入能有20万元。”
罗琼(右一)在大棚查看芹菜生长情况。邹林峰 摄
3座大棚虽不多,但却是十八连调整农业结构的有效尝试。过去,该连队基础薄弱,盐碱地分布较广,农业结构单一,仅依靠种植棉花、红枣,职工增收缓慢,而这一切正在改变。据十团昌安镇十八连党支部副书记、连长罗琼介绍:“3座大棚于2023年6月完成建设,8月正式投入生产。目前,芹菜已投入市场,预计一月底全部售罄,能为连队带来10万元的效益。此外,还带动了10名职工就业,每人增收约4000元。”
罗琼(图中)在大棚查看甜瓜生长情况。邹林峰 摄
在甜瓜大棚,刚刚栽下的甜瓜苗整齐排列。大棚果蔬错季轮种,一年两季,预计可为种植户带来8万元收入。在羊肚菌种植大棚,来自塔里木大学的专家教授正在查看羊肚菌生长情况。掀开薄膜,乳白色的菌丝覆盖在基土上。据了解,羊肚菌目前每公斤鲜菇在200元以上,经塔里木大学专家测算,该大棚今年可产羊肚菌300公斤左右,销售额超过6万元。
罗琼(右一)与塔里木大学教授(左一)在大棚内查看羊肚菌生长情况。邹林峰 摄
大棚种植见效快、收益高,引得十八连更多职工群众想要加入。可在一年前,大棚种植在十八连是新生事物,职工群众积极性不高。为此,连队党支部发动“两委”成员主动出资40万元建成大棚,打消职工的顾虑。“目前,大棚已初见成效,我们请了塔里木大学的教授过来‘一对一’帮扶指导,真正做到让职工群众多元增收。”罗琼说。
近年来,十团昌安镇十八连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坚持把“党建引领 设施农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按照党建引领谋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培育特色种植产业项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职工进行特色种植,最大限度保障职工利益,带动职工增收致富,助力连队可持续发展。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张涛 王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