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交通中心和东西方文化交流枢纽,自古以来多民族聚居,留下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
为有效推进新疆非遗文化高质量传承和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税务部门针对非遗产业发展特点,开展个性化宣传辅导,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让税惠春风化雨滋润非遗文化土壤,使更多手艺人成为受益人,让越来越多的非遗守护人在文化保护和传承道路上笃志远行。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吐鲁番木卡姆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传于新疆东部的吐鲁番市。第33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当地税务部门组建“红石榴木卡姆”服务专家团队,向非遗项目经营主体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确保税费优惠政策应享尽享。
“相比老一辈木卡姆艺人,如今民间艺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吐尔逊·司马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人之一,从小跟着父亲从事民族乐器的制作和演奏,对于民间艺术发展有着很深的感触。
吐尔逊·司马义说:“国家大力支持非遗文化发展,有很多政策上的支持,比如在税务上,我们就减免了10万多元,这些都是我扩大经营的底气,现在跟着我干的手艺人就有100多人。”
除了是歌舞之乡,新疆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新疆地区广泛传承和发展,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的喀什地区英吉沙县,是英吉沙小刀的发源地,2008年英吉沙小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我是听着叮叮当当的捶打声长大的。”英吉沙小刀第八代传承人、英吉沙县芒辛镇喀拉巴什兰干村村民胡普尔·热合曼7岁起就跟着父亲学习锻造手工小刀,至今已50余年。“锻刀最重要的流程除了千万次捶打和辛苦,更重要的是淬火,淬火能给钢带来新生。”
胡普尔·热合曼对前来走访的税务干部说,“对传承英吉沙小刀文化来说,政策支持是很大的助力,可以说是我们行业淬火的水。”
如今,在“小刀村”芒辛镇喀拉巴什兰干村有72家小刀店铺,从事做刀的工匠达500余人。为了更好传承和保护英吉沙小刀文化,非遗小镇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刀王故居在该村建成。2023年,英吉沙县生产了90多万把小刀,产值达到1.5亿元,实现直接就业1100余人。
正如胡普尔·热合曼的感受,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传承人的坚守,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助力。
在新疆和田,当地群众用木头制作木器的历史悠久,新疆钟秀文化旅游公司联合核桃木传统制作工艺传承人,采取线上销售、线下体验定制的营销模式,与20位手工艺人达成协议,销售和田的木碗、木勺等20多种手工艺品,走出了一条“企业 农户 线上线下销售”的创业之路,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
“创新发展的路上,也感谢税务部门一路相伴,涉税问题打个电话、发个微信就能得到帮助,非常方便。”新疆钟秀文化旅游公司负责人依尔夏提·依不拉音表示,党和政府重视,与他们这些手艺人一起守护非遗文化,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新疆巴州,博斯腾湖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馆内来往游客络绎不绝,民族特色鲜明的蒙古刺绣工艺品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新疆博斯腾湖旅游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建军说:“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馆,税收优惠起到不少作用,今年以来我们公司就享受各项税费优惠40余万元。”
“蒙古刺绣文化不仅是促进旅游发展的一个‘法宝’,也是增进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的一个载体。”张建军告诉记者,每次听到各地游客赞叹刺绣工艺的精美绝伦,就让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也许这就是文化自信吧。”张建军说,接下来还将继续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径,打造‘非遗’文化集市,推出蒙古刺绣体验、手工艺品展出等活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尽一份力。”
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代表了浩瀚历史的沉淀和岁月刻下的印记。当下,新疆各级税务部门立足税收职能,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激活非遗企业活力,彰显非遗文化魅力,让非遗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促进中国文化繁荣和发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新的贡献。(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周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