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传承弘扬兵团精神,锤炼青年学生意志品格,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提升抢占科技制高点的使命感和责任感,4月16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团委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寻访红色足迹、传承兵团精神”国情区情实践活动。
戈壁荒滩变成万亩良田
走进连队,“军垦第一犁”雕像震撼人心。粗绳勒着军垦战士的肩膀,他们的双脚用力蹬地,弓腰拉犁,向着荒原前进……在艰苦岁月里,军垦战士们白天生产,晚上站岗,一手拿镐,一手拿枪,用汗水和生命把戈壁荒原变成良田绿洲,造就了石河子这颗熠熠生辉的戈壁明珠。
青年学生们参观保存着当年垦荒时的地窝子群、蓄水涝坝等军垦遗迹,从木轮牛车、木犁、石磨等垦荒工具和生活用品中感受先辈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小礼堂墙上挂着的黑白老照片中回顾当年战士们屯垦、学习、生活的场景,每张照片呈现出的鲜活故事,穿越时光震撼着青年学生们,激发青年学生们继承先烈遗志,厚植爱国情怀,用从不停歇的“行走”诠释坚持与坚守的力量。
大家一致表示,新时代青年要像兵团先辈那样有大理想、大胸怀,继承和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同新疆的发展安定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将“小我”真正融入“大我”之中,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军垦博物馆见证“戈壁明珠”诞生
裂纹的木犁、浑身补丁的厚棉袄、保存如新的红旗……这些都是上世纪50年代创业初期,军垦人的家当。土墩子边,学生娃披袄子戴帽子站着写作业;地窝子里,内地支边女青年与军垦战士新婚闹洞房……家庭、生活、教育在荒漠上延续并生根发芽,直到如今,一座现代化城市建立起来。
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大量的文献资料、历史图片和老一辈军垦人和知青们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实物陈列,展现了当年老军垦和知青们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自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屯垦戍边,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高尚革命情操、光荣的优良传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一件破旧的军大衣让青年学生们感慨万千”。这是一件1950年配发的军大衣,有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补丁296块。当年,兵团战士为节约资金用于建设,从不主动领取新军装,而是把已经磨烂的军装缝缝补补后再接着穿。兵团靠艰苦奋斗起家,也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
“作为一名青年科研骨干,要更加深刻理解国家需要,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主动扎根科研第一线,创新突破最前沿,走好科技创新‘第一方阵’,成为民族复兴和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新疆生地所孔令昕说道。
“参观了中国唯一一座由军人选址、军人规划、军人建设、军人管理,被誉为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的石河子,了解老一辈兵团人艰苦奋斗的屯垦戍边历史,我深受感动。”新疆分院幼儿园青年教师张博涵由衷感叹。
大家一致表示,通过践学活动,仿佛身临其境地看到了昔日屯垦戍边的动人画面,深深感受到兵团老军垦战士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艰苦朴素的作风、顽强的意志、卓越的能力,又一次受到了兵团精神和红色教育的洗礼。
“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
“一座碑、一座馆、一句话、一张大字报、一部车、一条林带、一座雕塑”。在周恩来总理纪念碑(馆),讲解员饱含真情的围绕“七个一”的故事展开讲解,将青年学生带入那段军垦岁月。
全体人员在讲解员的带领和介绍下,先后参观了展厅内陈列的珍贵遗物、图片、影像、资料,认真聆听了讲解员对周总理一生鞠躬尽瘁为党、为国、为民感人事迹的生动介绍,大家边听边记,时而驻足感悟,时而随着影像滚动真心体会,感慨万千。
“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成了激励干部职工和上海支边青年安心扎根边疆,为推动新疆各项事业发展的励志名言。
新疆理化所高新宇说:“我从内地来到新疆求学,今天对我来说,是一次触动,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感受到了兵团精神真正的内涵,回去以后我要加倍努力做好科研工作,为新疆事业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通过此次国情区情实践活动的开展,让青年学生接受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洗涤了心灵,提振了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认真履行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职责使命,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高质高效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推进新疆分院高质量发展献力献策。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让青年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的‘行走的思政课’,更是让他们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国家队’,既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也要拥有坚定的信念。”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党建工作处(纪检办公室)副处长、新疆分院团委副书记牛力涛说道。通过追寻红色记忆、重温屯垦岁月,让青年学生的作风得到锤炼、意志得到磨砺、思想得到升华,真正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嵌入灵魂。(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许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