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边晓斌带着组织的重托、带着对援疆事业的忠诚,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新源县人民法院挂职,任新源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分管诉讼服务中心、民一庭、行政庭和审判管理等工作,他积极履职尽责,以“让家乡人民放心、让新疆人民满意”为工作目标,日夜守护公平与正义,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援疆故事。
深度融入,当好“新疆人”
“我决不能碌碌无为,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最大的作用,全力以赴践行援疆使命。”到任新源县人民法院后,边晓斌对新源县人民法院干警坚定地承诺。
初到新源县,工作生活的考验接踵而至。面对气候不适、饮食不惯等诸多困难,他没有畏难退缩,迅速调整状态。为尽快融入环境,深入了解农牧民群众对法院的新期待,他经常和少数民族法官一同前往田间地头、山区牧场,语言不通就学、习俗不懂就问,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就走遍了新源县各乡镇。
“边晓斌副院长很善于钻研,经常和我们下乡办案,深入了解民族语言和民俗风情。”新源县人民法院哈萨克族法官巴哈尔古丽·莫勒达汗说。
勤勉尽职,做好“传帮带”
边晓斌始终抓住智力援疆这根主线,牵头制定法官联席会议机制、全员量化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审判委员会议事程序和议事规则、审判执行质效分析研判机制等制度,积极推动法官审判质效考核,充分激励队伍整体活力,有效提升“造血”功能,激活干警“源动力”。他坚持集约办理与“一站式”服务结合的思路,积极参与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协助新源县人民法院构建诉讼服务中心基本框架,打造多位一体服务平台,取得明显成效,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2019年,新源县人民法院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确定为“两个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试点法院,有力推进新源县人民法院审判质效高质量发展,在边晓斌和全院干警的不懈努力下,新源县人民法院审判质效跃升至全州第一方阵。
边晓斌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手把手向同事们传授先进的审判理念、工作方法和经验。充分发挥法官联席会议作用,组织疑难、复杂案件讨论研究,把好审判质量关。定期逐一“会诊”发回改判案件,并提出意见建议,找出问题症结,引导大家举一反三,有力提升当地干警的司法能力和业务水平。
新源县人民法院法官赵杰说:“他就像我们大家的‘智囊’,工作有困难我们都会向他请教。遇到复杂疑难案件,我们很喜欢和他交流探讨,他经常和大家讨论案件到深夜,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作为一名援疆干部,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总是千方百计为新源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边疆的和谐稳定。在办理古某和努某的饲养合同纠纷案中,边晓斌发现,双方当事人是长期合作关系,为尽快修复双方感情,他决定通过调解方式化解纠纷。考虑到原告古某身体不好且住的偏远,边晓斌带着一名民语法官驱车赶往古某家中调解。向当事双方耐心地释法明理、分析利弊,边晓斌真诚的劝解打动了当事人,最终,努某当场将5140元欠款支付给古某,双方现场达成了来年继续合作的意向。
团结干事,架好“连心桥”
边晓斌结合工作实践,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当好两地的联络员,努力提升新源县人民法院“软实力”。他主动搭建两地交流交往平台,在他的多方协调下,新源县人民法院与仪征市人民法院干警共同参加在西北政法大学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建立仪征市人民法院与新源县人民法院定期在线交流机制,创建“新源仪征法院一家亲”微信交流群组,让两地法院干警能跨越空间进行工作沟通交流。时至今日,该交流平台仍是两地法院干警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
同时,他心系新源县人民法院的硬件设施建设,多方争取援疆资金,提升新源县人民法院“硬实力”。主动参与项目协调与资金落实,帮助新源县人民法院建成了建院以来第一个职工食堂,并完善升级了健身房和荣誉室等场所设施,累计协调扬州市两级法院向新源县人民法院提供帮扶资金100万元。
用心援疆路,一生援疆情。一年援疆结束后,回到原岗位的他,仍然心系新疆,一直奔走在援助新源县人民法院的路上。在他的积极联络下,2019年,新源县人民法院与仪征市法院成功签订友好法院协议,并明确了两地法院交流合作的具体项目,确定了两地法院干警互派跟案锻炼意向。2023年,新源县人民法院2名法官前往仪征市法院跟案学习2个月。
边晓斌说:“我的任务就是为新源造福、为扬州争光,在扬新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远隔千山万水的两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3年12月14日,边晓斌因公牺牲后,新源县人民法院组织了一场追思会,纷纷为他的突然离世扼腕痛惜、悲痛不已,深切缅怀着他生前“燃灯”奉献的丝丝缕缕。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我们将以边院长为榜样,继承他对法治事业的追求与坚守,尽最大的力量去破解工作难题,让司法充满温度,让公平充满力量。”新源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副院长褚福超说。(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何纪明、郑俊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