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随着兵团深化团场改革的持续推进,连队里各式各样的特色种植、养殖、水产等频频“亮相”,如何让这些“零散”的“小产业”真正富民,兵团各地给出了答案。在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从2020年开始,以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开始兴起,三年过去了,这些合作社究竟怎样,职工群众拿到红利了吗?今天就让我们把镜头对准连队里的合作社。
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七团六连蔬菜大棚一隅。林国强 摄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立春前夕,阿拉尔市迎来了一场今冬较大的降雪,室外温度降到了零下15度左右。走进七团玛滩镇六连的设施大棚基地,棚内绿意盎然,这里的蔬菜成了市场的“翘楚”,每天有近百吨往外出售。
“我们这个菜还是挺畅销的,叶子可以腌咸菜,菜根可以炒肉片,基本上就是卖到阿克苏、阿瓦提,还有阿拉尔市周边......”眼前这些如花一般的蔬菜叫儿菜,是七团玛滩镇六连种植户柳小华今年首次种植,经过3个多月的管理现在个个长到了近2公斤。提起种大棚,柳小华一下打开了话匣。她说自己家有12个大棚,按照合作社给的建议,她对所有棚进行分配,3月的西红柿、无筋豆,5月的甜瓜、6月的豆角,几乎月月有菜出。
柳小华说:“设施农业的市场前景还不错,我们种了5个棚的蔬菜,大概可以卖到20多万元。”
七团玛滩镇六连种植户柳小华向记者介绍种植的儿菜。林国强 摄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立春前夕,阿拉尔市迎来了今冬较大的一场降雪,室外温度降到零下15度左右。走进七团玛滩镇六连的设施大棚基地,棚内绿意盎然,这里的蔬菜成了市场的“翘楚”,每天有近百吨往外出售。
“我们这个菜还是挺畅销的,叶子可以腌咸菜,菜根可以炒肉片,基本上就是卖到阿克苏、阿瓦提,还有阿拉尔市周边......”眼前这些如花一般的蔬菜叫儿菜,是七团玛滩镇六连种植户柳小华今年首次种植,经过3个多月的管理现在个个长到了近2公斤。提起种大棚,柳小华一下打开了话匣。她说自己家有12个大棚,按照合作社给的建议,她对所有棚进行分配,3月的西红柿、无筋豆,5月的甜瓜、6月的豆角,几乎月月有菜出。
柳小华说:“设施农业的市场前景还不错,我们种了5个棚的蔬菜,大概可以卖到20多万元。”
长势良好的儿菜。林国强 摄
工人忙着收割韭菜。林国强 摄
产业上的兴旺,让柳小华信心十足,而去年最让她高兴的是,女儿和女婿也来到了七团玛滩镇,且都找到了工作,“15年了,我和女儿女婿终于不用分隔两地了,可以一起吃个年夜饭了。”
柳小华只是种植区中的一家,这片设施大棚基地共有764座。为端稳“蔬菜小镇”这块招牌,六连党支部在2020年成立了合作社,从种子、种类、销售等各环节把控支招,经过3年时间运营,2023年走入正轨。
七团六连儿菜种植大棚。林国强 摄
六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彭杯说:“我们想的是先带领一部分职工挣点钱,等机制体系完善后,再拿出一部分资金和大棚,把另外一部分职工引进来,一起走,慢慢地把合作社做成职工致富的产业。”
在发展中,合作社还适时根据市场进行调控。今年,连队还拿出200多个棚成立了育苗合作社。为保证菜苗的生长时间,这两天,工人正抓紧进行育苗种植工作,争取育出的菜苗可以早日种植和销售。
大棚种植户正在给蜜瓜进行人工授粉。林国强 摄
彭杯说:“育苗合作社不光是育苗,在职工种植大棚的过程中,也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在春节前的支部会上,彭杯和大家又提出了2024年的规划,“企业 党支部 合作社”运营的模式被提上日程。而这一路径,在十团昌安镇去年就已经实现。
“下面对年度种植管理优胜奖的职工进行颁奖,请获奖的上台领奖......”春节前,位于十团昌安镇的新疆塔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分红表彰会,所有社员都领到了分红款,最多的拿到了十多万元。
合作社社员龙蜀屏说:“2023年给企业管地产量还不错,也挣到钱了,今年还继续给他们管,争取今年把产量搞得更好,再多分点钱。”
企业库房前准备外运的孜然产品。林国强 摄
走进新疆塔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所有设备全速运转,来自四川、上海、江苏等地的拉运车也开到了厂区,刚加工好的小米都有了去处。
“你看咱们五连今年的数据,孜然的平均产量96.92公斤,谷子299.88公斤,接近300公斤,谷草112.3公斤......”在企业办公区,十团昌安镇五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张海丰正与公司负责人通过电脑查看去年连队合作社作物的产量,一个个数字让他喜笑颜开。几经计算,2023年连队生产总值比2022年增长300%,成功达到“亿元连队”标准,这也全得益于“企业 合作社”的运营模式。
张海丰说:“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利益联结机制,既保证了社员的收入,也保证了企业的利益,使企业能落在这里长久地发展。”
这种模式是十团昌安镇的一次大胆尝试。为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2019年,十团昌安镇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引入新疆天山小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通过三年试验,成功实现了“孜然 谷子”“一年两茬”作物的种植,去年团镇8个连队分别以香粟为名分别成立合作社,吸纳各连队近400名职工成为社员。
新疆天山小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学亮说:“在十团昌安镇党委的积极协调和引领下,我们先建机制后建产业,规划企业长远目标,目前企业运行得还不错。”
小米加工生产设备。林国强 摄
职工以身份地为股本金入社,闲暇时间还可以参与到种植管理中,实现多元增收。根据公司提供的名单,记者来到二连职工朱振国家中。一进家门,朱振国就给记者算起了他去年的收入,“我们两个人管理了1100亩地,50块钱一亩地,一个人将近28000块钱, 平常干零工也就万把块钱,还有地里分红分了21000块钱,加上最后茴香的产量,又有14000块钱,这样加起来的话可能有六七万块钱了,再加上土地费用,就可以达到10万块钱左右了。”
机声隆隆,笑声阵阵,兴的是产业,鼓的是干劲。如今,第一师阿拉尔市有各类合作社947家,覆盖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等多个领域,建成兵团级及以上示范社20家,合作社已成为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林国强 )